芜湖游子眼中的城市变迁:从炸鸡柳到轻轨时代 一碗小面承载的乡愁记忆

芜湖新闻网2025-07-19 10:28:4150

  在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芜湖这座滨江城市正经历着令人瞩目的变迁。近日,一位即将赴港深造的芜湖籍学子向记者讲述了他眼中家乡十八年来的变化轨迹,折射出城市发展与个人成长交织的动人故事。这位目前在上海某高校就读的张同学回忆,童年时光里最鲜活的记忆是小学放学后与伙伴们排队购买两三块钱一份的炸鸡柳,那些简单的小吃承载着最纯粹的快乐。初中时期每天必经的华强广场(现吾悦广场)记录着少年们的欢声笑语,而高中阶段在东方红郡租住的日子里,商业街的重庆小面成为支撑晚自习的精神动力。

1.png

  2018年高考后,张同学如愿考入上海高校,从此开启了与家乡若即若离的新阶段。每逢寒暑假返芜,他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八佰伴、苏宁等商圈不断引入新品牌,城市轻轨如蛟龙般穿行于楼宇之间,夜间灯光工程让江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现代气息。这些基础设施的升级不仅改善了市民生活质量,更成为在外游子心中温暖的坐标。张同学坦言,尽管上海外滩的璀璨夜景令人震撼,但最让他魂牵梦萦的仍是荟萃中学对面那笼冒着热气的渣肉蒸饭。

  随着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芜湖老城区的改造工程牵动着无数像张同学这样的"老芜湖人"的心。据其母亲在电话中透露,他们曾经居住的老街已大部分完成拆迁,承载着夏日记忆的冰棍批发店悄然关闭,知名小吃老濮凉粉也搬迁新址。这些变化让张同学不禁回想起童年场景:雨季青石板路上泛着的水光,街头豆腐脑摊贩悠长的叫卖声,以及放学孩童追逐嬉戏的身影。在他看来,这些消失的街景不仅代表着物理空间的改变,更意味着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型。

  城市规划专家指出,芜湖作为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来通过轻轨建设、商圈升级等措施持续提升城市能级,2024年GDP已突破5000亿元大关。与此同时,市政府在旧城改造中注重保护历史文脉,对部分具有文化价值的老建筑实施保护性修缮,并引导特色小吃商户集中经营,形成新的城市记忆载体。正如张同学感悟的那样,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愁既是个人情感的投射,也是城市集体记忆的延续,就像贯穿芜湖城的青弋江水,在奔流中始终保持着与源头的联结。

  如今,手握香港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张同学即将开启更远的旅程。站在上海陆家嘴的高楼里眺望远方,他深刻体会到:无论走得多远,那些深植于记忆中的家乡味道——可能是渣肉蒸饭的香气,可能是重庆小面的热辣,亦或是童年炸鸡柳的酥脆——都会成为游子心中最坚韧的情感纽带。这或许正是当代城市化进程中,每个背井离乡的年轻人共同的情感体验。(字数: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