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中江塔:古今辉映的 长江明珠 再绽风华

芜湖新闻网2021-07-01 10:14:00167

  【历史渊源】‌

  作为芜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中江塔自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始建,至清康熙八年(1669年)续建完成,跨越明清两代,至今已矗立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逾四百年‌。其名“中江”源于古代地理概念:长江芜湖段曾被称为“中江”,而塔所在位置恰为古中江水道与长江交汇处,成为皖南至苏南水路交通的重要节点‌。历史上,中江塔兼具风水镇守与航运导航功能,塔内灯龛夜间点亮,为往来船舶指引方向,被誉为“长江巨埠”的守护者‌。

6.png

  【建筑特色】‌

  中江塔以楼阁式砖木结构闻名,五层八角、高43米,每层四窗错落分布,飞檐戗角与斗拱设计尽显明清建筑艺术精髓‌。塔身一至二层为明代建造,采用壁内折上式石梯;三至五层为清代续建,改为空筒式木梯结构,融合两代工艺特色‌。夕阳西下时,塔影倒映江面,与波光粼粼的江水交织成“双江塔影”的绝景,成为芜湖十景之一‌。

  【文化意义】‌

  中江塔承载着芜湖“半城山水半城科创”的城市文脉。古时,它镇压水患、护航商旅;今日,其所在的滨江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胜地,与毗邻的现代建筑“临江塔”形成古今对话‌。塔身故事更融入地方传说——相传为镇压引发水患的“黄鳝精”而建,赋予其神秘色彩‌。2024年无人机航拍画面显示,中江塔在芜湖“长江明珠”城市名片中占据核心地位,见证着历史与未来的交融‌。

  【现代风貌】‌

  近年来,芜湖以“产业+科创”双轮驱动加速发展,中江塔所在的滨江地带同步焕新。沿江步道、仿古米市建筑群与塔身相映成趣,吸引游客驻足‌。2025年,随着芜湖龙湾长江隧道通车,城市交通网络进一步升级,中江塔作为文化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持续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注入人文活力‌。

  这座跨越四个世纪的古塔,既是芜湖千年商埠史的缩影,亦是新时代城市精神的象征,在长江经济带的浪潮中,持续书写“江畔明珠”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