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晚高峰交通拥堵调查:多重因素叠加致 行路难

芜湖新闻网2019-05-01 10:14:00167

  记者观察 | 2025年4月20日‌

  近期,芜湖市民对晚间交通拥堵的抱怨持续升温。记者调查发现,城市主干道违停、施工路段集中、潮汐车流密集及校园周边乱象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晚高峰时段通行效率大幅下降。

  违停顽疾加剧道路“肠梗阻”

  芜湖多条主干道因车辆违停陷入“循环拥堵”。以环城西路镜湖区医院路段为例,未设停车位却长期被机动车占据,晚高峰时通勤车流、就医车辆及接送学生车辆交织,造成路段瘫痪‌。类似现象在中央城小区萃文路、南阳路济民医院至新世纪学校路段同样突出,违停车辆挤占车道,部分区域甚至因占道停车导致消防、救护车辆无法通行‌。

8.png

  施工路段“添堵”引发连锁反应

  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因密集修路加剧拥堵。龙山隧道等路段因施工从三车道缩至单车道,叠加晚高峰通勤车流,形成“堵点+堵点”的连锁反应。大货车穿插加塞等乱象进一步降低通行效率‌。

  校园周边成“重灾区”

  学校周边“潮汐式”拥堵问题显著。南阳路、新世纪学校等路段因家长接送车辆违停、流动摊贩占道,导致双向两车道路段在放学时段完全堵塞,车辆需等待十余分钟方能缓慢通过‌。尽管城管与交警开展联合执法,但占道经营、违停现象屡禁不止‌。

  潮汐车流与规划不足并存

  芜湖南北通勤潮汐特征明显,弋江路、银湖路等主干道晚高峰流量激增。交警部门虽推出“潮汐警务”,延长重点路口执勤时间,但部分路段设计缺陷仍难缓解拥堵。例如北门路口因车道分配不合理,直行车辆需多次等待红灯,非机动车混行加剧安全隐患‌。

  市民呼吁长效治理‌

  针对拥堵顽疾,市民建议整合停车场资源、优化施工路段分流方案,并加强违停执法力度。镜湖交警大队表示将加密巡逻频次,利用违停抓拍系统提升执法效率,同时呼吁市民提升公共意识‌。

  目前,芜湖城管部门已启动拥堵点位专项治理,结合12345热线及大数据分析,对大型小区、商圈、学校周边路段实施“一点一策”改造‌。能否打破“整治-回潮”循环,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