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三所高校2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彰显教学创新实力‌

芜湖新闻网2025-08-25 10:37:2612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来自全国高校的5999门优质课程入选这份代表我国本科教育最高水平的课程名单。值得关注的是,芜湖地区三所高校表现亮眼,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和皖南医学院共计21门精品课程成功入选,涵盖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类型,充分展现了芜湖高等教育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1.png

  此次认定是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重要环节。该计划自2019年启动以来,旨在用三年时间建设万门国家级和万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入选课程均经过严格评审,在课程质量、资源共享、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全国高校课程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公示期将持续至8月28日,期间社会各界可对认定结果提出意见建议。

  在此次入选名单中,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突出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这类课程由各校优秀教师团队倾力打造,通过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性地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团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了从"教师讲授"到"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显著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体验。

  安徽师范大学此次共有12门课程入选,数量位居芜湖高校首位。该校教务处处长表示,这些课程的成功认定是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近年来,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智慧教室,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培育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课程。

  安徽工程大学和皖南医学院也各有斩获,分别有5门和4门课程入选。这些课程在专业特色与教学创新方面各具亮点,既有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求的实践类课程,也有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前沿实验课程。两校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将以此次认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教育专家指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芜湖高校在此次认定中的优异表现,不仅反映了当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取得的成效,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优质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将为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