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铁画锻出新传奇 芜湖非遗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芜湖新闻网2025-06-16 10:14:1939

  在法国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的东亚展厅里,一组名为《烟雨江南》的铁画作品前总是聚集着驻足观赏的观众。这些以铁为墨、以锤代笔创作出的立体画卷,正来自万里之外的长江之滨——安徽芜湖。2025年5月,随着"中国非遗周"在欧盟五国的巡展,这项有着350年历史的传统工艺,正在世界艺术舞台书写新的传奇。

1.png

  走进芜湖古城肖家巷的铁画工作室,65岁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家康手持锻锤,在通红的铁片上敲击出荷叶的脉络。他身后墙上挂着1986年为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制作的《迎客松》复制品,"当年我师父那辈人,一锤锤打了八个月"。如今,这间百年老店的工作台上除了传统铁砧,还摆放着3D建模用的数位板,徒弟赵明正在电脑上调整新设计的《徽州古韵》数字线稿。"先用软件模拟锻打效果,能节省30%的原材料损耗。"这位90后非遗新生代解释道。这种"老手艺+新技术"的融合,让铁画制作周期从月计缩短到周计,2024年芜湖铁画产量同比增长了170%。

  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政策扶持。在镜湖区铁画产业园,17家工作室共享着政府投资的智能电镀车间和激光切割设备。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李芳算了一笔账:"统一采购钢材使成本降低20%,而共享展厅让每件作品的展示成本从300元降至50元。"更关键的是,这里形成了从原材料加工到文创设计的完整产业链。去年刚入驻的"铁画故事"文创公司,开发的铁画书签、镇纸等衍生品已进入全国120家博物馆商店,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国际市场的开拓令人惊喜。在2024年米兰设计周上,芜湖铁画与意大利金属工艺品牌CEDIT合作的《山水之间》系列装饰板引发采购热潮。"我们保留了铁画的锻打肌理,但将其转化为更适合现代家居的材质。"项目负责人梁雪介绍道。这种创新让传统铁画首次进入欧美高端家装市场,单笔订单就达200万欧元。而在跨境电商平台AliExpress上,定制化的小幅铁画作品成为海外华人客厅的新宠,最远的订单来自冰岛雷克雅未克。

  教育的活态传承同样成效显著。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开设的铁画选修课,每学期都有上百名学生抢报。学生们创作的《量子星空》等现代题材作品,去年入选了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在芜湖二中,铁画社团的孩子们正在为法国友好学校制作校庆礼物——一幅融合了埃菲尔铁塔和芜湖中江塔的微型铁画。"当孩子们能用铁锤讲述东西方故事时,这项技艺就真正活起来了。"带队教师王颖感慨道。

  随着芜湖铁画博物馆新馆的开工建设,这项古老艺术正迎来最好的时代。馆长吴伟透露,新馆将设置沉浸式锻造体验区,并运用全息技术复原已故大师们的创作过程。而在更宏大的蓝图里,芜湖市已将铁画产业纳入城市文化IP建设规划,未来三年将培育3-5家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正如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晨阳在考察时所说:"从匠人作坊到智能工厂,从旅游纪念品到国际艺术品,芜湖铁画走出的每一步,都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