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与萌宠:城市养老新叙事

芜湖新闻网2019-05-15 10:28:0014

  银发族与萌宠:城市养老新叙事‌

  绿意盎然的公园里,一位白发老人手持小梳子,正温柔梳理着比熊犬蓬松的毛发;午后阳光漫过窗台,布偶猫蜷缩在老人膝头,呼噜声与翻书声交织成安宁的韵律……这些充满温情的画面,正悄然成为城市生活的温暖注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银发族”选择与宠物为伴,在“毛孩子”的灵动眼神与无声守护中,寻得心灵的慰藉与生活的活力。萌宠陪伴,正以柔软的力量重塑养老方式,成为对抗孤独、滋养身心的新兴选择。

  芜湖.png

60岁的刘红便是这场“养老革命”的亲历者。退休后,女儿定居北京,老伴仍在工作,物质无忧的生活却难掩内心的空荡。“像被困在时间里,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她曾尝试老年大学的课程,也报名过烹饪班,但热闹散去后的冷清更显刺骨。“我渴望一种能‘回应’的陪伴。”转机出现在去年夏天——女儿提议养一只宠物。经过反复斟酌,母女俩放弃了需要频繁遛弯的狗、无法触摸的金鱼和略显聒噪的鹦鹉,最终将目光投向猫咪。机缘巧合下,一只银渐层折耳猫闯入了刘红的生活。尽管得知折耳猫可能存在遗传疾病,她仍坚定地为它取名“来福”,寓意福气相随,并悉心备齐软骨素、定制猫窝与优质口粮,用科学养护抵御风险。

  如今的刘红,过着被小生命填满的充实日子。每天清晨七点,来福用肉垫轻拍唤醒主人,随后是擦脸、玩逗猫棒的固定“晨间仪式”。这只精灵般的小猫会藏进她的卫衣帽子撒娇,在厨房灶台边转悠“监工”,或安静趴在书桌旁陪伴阅读。“它黏人得像个小孩子,让我觉得每一天都有了盼头。”记者到访时,来福正躺在“猫界咖啡屋”主题窝里,银白的毛发泛着光泽,圆眼灵动如星。刘红笑称自己成了“专业铲屎官”,朋友们却夸她“眼里有了光”。一只猫,一份双向奔赴的依赖,让退休生活重新焕发生机。

  芜湖1.png

在芜湖,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据芜湖市动物诊疗协会会长刘城透露,当地中老年养宠群体已占宠物医院客源的70%,其中最高龄的是一对96岁夫妇与他们的马尔济斯犬。许多老人最初被动接手子女转让的宠物,却在朝夕相处中收获意外惊喜。“宠物能辐射情感需求——见别人养得幸福,自己也会心动;养了第一只,往往还想养第二只。”刘城如此解读“银发养宠潮”的背后逻辑。

  对于想加入“养宠圈”的中老年新手,专家建议从五个维度构建科学养护体系:首先,结合健康状况与居住环境选择宠物,中小型犬或猫咪更适合多数老人,雌性宠物通常性情更温顺;其次,严格管理卫生,定期为宠物洗澡驱虫,清理排泄物时做好防护,宠物与老人需分别进行年度健康监测;饮食方面,需选用专业宠物粮,避免投喂人类食物,尤其是对犬类致命的巧克力、洋葱等;疫苗与驱虫计划可借助日历标注以防疏漏;最后,文明养宠需成为共识——办理犬证、遛狗牵绳、及时清理公共区域排泄物,方能让人与宠物的温情故事持续生长。

  一只宠物,一场生命的对话。当白发与毛茸茸的身影彼此依偎,孤独悄然溶解于爪尖的温热与呼噜声的震颤中。正如刘红抚摸来福时所言:“它教会我,被需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这快速流动的时代,宠物正以最原始纯粹的方式,为银发族的晚年书写着充满生机的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