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创新打造"文旅+思政"融合育人生态圈
2025年4月25日,芜湖古城谯楼广场上演文化盛宴。在非遗舞蹈《铁画传奇》铿锵有力的锻造韵律中,芜湖市"皖美思政课"系列工程与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行动正式启幕。这场融合思政教育与文化IP保护的双主题盛会,标志着芜湖探索新时代思政育人体系迈出创新步伐。

思政课堂走出校园 古城墙下看见"诗与远方"
活动现场,百年青石板化作思政讲台:
文化解码思政基因 :梨簧戏舞蹈《鱼米江城》以柔美身段演绎江南农耕文明,诵读《千秋家国情》则用少年铿锵之声串联范增故里、渡江战役等红色坐标;
科技赋能教学革新 :AR技术复原中江书院讲学场景,游客扫码即可与朱熹"隔空对话",体验"行走的思政课";
文旅资源课程转化 :首发《图说芜湖铁画》教材,将非遗匠人精神纳入思政案例库,配套推出10条"红色工匠"研学路线。
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在"大思政"工作推进会上透露,2025年将重点构建"一核三带"育人矩阵——以古城历史文化核为中心,辐射长江生态、智造产业、乡村振兴三条实践带,打造50个校企共建思政实践基地。
版权保护浸润市井 书香街巷筑牢法治屏障
在古城长虹门至花街的千米巷道,别开生面的版权普法正在进行:
沉浸式普法剧场 :通过"剧本杀"还原《著作权法》经典案例,百名青少年在角色扮演中理解原创保护;
数字版权实验室 :展示区块链存证技术,市民现场体验作品"上链"确权,30分钟完成数字资产认证;
正版生态链构建 :向镜湖区民间文艺协会赠送价值百万的设计软件,为20个非遗工坊开通版权登记绿色通道。
活动当日,镜湖区正式挂牌"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试点",同步启动"百名版权观察员"计划。在古籍书店门前,志愿者手持特殊"扫码枪",教市民通过CIP数据核验正版图书,这种"即扫即鉴"技术将在全市50个阅读空间铺开。
文化基因双向赋能 构建城市精神坐标
随着《皖江学堂》全民阅读品牌授牌、鸠兹数字版权交易平台上线等系列动作,芜湖正探索"思政教育社会化、版权保护生活化"的创新路径。正如活动现场那幅由百名学子共绘的15米长江生态长卷——当思政之"魂"注入文化之"体",一座城市的精神脉络便愈发清晰可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