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吞噬的黄昏恋:十一年同居悲剧引发社会深思

芜湖新闻网2020-05-25 10:47:0026

  在广东陆丰市某法院庄重的审判庭内,随着法槌敲响,一场牵动公众神经的故意杀人案庭审落下帷幕。法官宣布的"择期宣判"四个字,让旁听席上文某的子女再次红了眼眶——这个看似普通的司法程序背后,藏着一场持续十一年的情感暴力史。

  时针回拨至2013年,时年40岁的中学教师文某在丧偶后,带着两个未成年子女艰难谋生。经人介绍结识的吴某,用长达半年的嘘寒问暖叩开了这个单亲家庭的心门。当两人开始共同生活时,文某以为找到了可以依靠的肩膀,却不料这竟是噩梦的开端。

14.png

  婚后的吴某逐渐暴露出赌博成性、游手好闲的恶习。据警方调查显示,其六合彩赌博涉案金额累计达23万元,而家庭开支完全依赖文某每月不足六千元的教师工资。当文某多次提出解除关系时,等待她的却是变本加厉的暴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录显示,2017至2022年间,文某因家暴就诊达7次,最严重时左耳鼓膜穿孔。

  "母亲总说'为了孩子再忍忍',没想到这一忍就是永别。"文某女儿在法庭外哽咽道。2023年8月,当儿子购置新房力劝母亲搬离时,吴某竟以"最后一次看夕阳"为名,将文某骗至郊外山林。随身携带的斧头,在求欢被拒后成了终结生命的凶器。法医鉴定报告显示,死者头面部共有13处斧刃伤,致命伤集中在颅骨。

  案件的特殊性引发法学界关注。中国政法大学家庭暴力研究中心主任指出:"此案折射出非婚同居关系中的维权困境,目前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对同居暴力的适用仍存在取证难、认定难等问题。"据统计,2022年全国涉同居关系暴力案件中有38.6%因证据不足未能立案。

  庭审现场,公诉人当庭出示的关键证据包括:案发现场提取的带血斧头、吴某手机中提前搜索的"深山定位"记录,以及文某生前向妇联求助的书面材料。辩护律师提出的"激情杀人"辩护意见,遭到被害人代理律师的严词驳斥:"预谋携带凶器、编造出行理由,这分明是精心策划的谋杀。"

  截至发稿时,该案微博话题阅读量已突破2.3亿次。网友"法律守护者"留言:"当亲密关系沦为暴力的遮羞布,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严惩凶手,更要完善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机制。"正如文某儿子在法庭陈述时所说:"希望母亲的遭遇能唤醒更多沉默者,让阳光照进每一个被暴力阴影笼罩的家庭。"

  这场持续十一年的情感拉锯,最终以最惨烈的方式画上句点。当夕阳的余晖最后一次洒在文某苍白的脸庞上,留下的不仅是两个破碎的家庭,更是整个社会关于亲密关系暴力防治的沉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