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200公里的距离,一通视频电话就解决了!"陶女士在电话回访中难掩欣喜。近日,弋江区泥埠社区通过"云端民生服务站"为异地居民办理养老保险提档的创新实践,成为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生动注脚。
作为独生子女,陶女士长期牵挂留守父母的养老保障。得知养老保险提档政策后,异地办理的时空壁垒却让她犯难:工作调度不便、老人数字鸿沟、跨域流程复杂三重困境交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社区热线,却收获了"云端帮办"的意外之喜——通过视频连线实时指导,社区工作人员当天即完成政策解读、材料初审,联动政务平台实现数据代跑,原本预估数周的流程仅用72小时便尘埃落定。

这并非个案。泥埠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志山介绍,通过构建"全科社工+智能中台"服务体系,现已将社保、医保等20项高频民生服务迁移云端,打造"指尖办事大厅"。工作人员经系统化培训转型"数字服务专员",依托政务云平台实现材料电子化流转、审批在线化协同,让1800余户家庭体验了"屏对屏"的温暖。目前社区线上服务覆盖率已达80%,群众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改变的不仅是服务形式。在芜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指导下,该社区正探索建立"需求感知-智能派单-云端办理-效能监察"的闭环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群众需求,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正如陶女士父母的养老保险档案在系统自动预警提示下进入办理流程,越来越多的民生服务正在云端实现"未呼先应"。
这场静悄悄的变革背后,是基层治理者将"民本逻辑"植入数字基因的持续努力。当政务服务遇见云端科技,跨越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心与心的温度。